打造區域教育核心競爭力
www.tracyaward.com 2015年07月30日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雜志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首屆“燭光杯”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資料圖片) 教師是立教之基、興教之本、強教之源。師資隊伍建設是打造教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建設一支品德好、業務精、素質高的教師隊伍是實現教育發展戰略目標的根本保障。為此,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把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作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開創教師培訓工作的新局面。 打造高素質校長隊伍、教師隊伍 2013年初,我區投入1000萬元資金,啟動師資培訓3年行動計劃。師資培訓3年行動計劃 以提升校長隊伍、教師隊伍素質為核心目標,以壯大骨干教師群體為工作重點,堅定不移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這是層次高、規模大、投資多、時間長、設計系統的培訓項目,改變了過去零散、斷層的培訓方式,是我區師資培訓戰略的有力舉措,是探索新形勢下教育改革的有益嘗試。 區域教育診斷與規劃。由專業教育咨詢機構在我區召開區域教育診斷與規劃培訓會,選定6 所抽樣學校進行走訪,就學校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診斷學校的管理制度、組織架構等各項工作,最終給出評估反饋及專家報告解讀,并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 校長培訓。通過主題報告、現場互動、參觀考察和掛職鍛煉,開闊校長的視野,提升校長的思想和理念。通過校長的專業素質提升來帶動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這是促進我區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 班主任培訓。進一步促進班主任隊伍建設、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內容涵蓋區 域德育工作系列化體系建設、班主任隊伍建設及學校德育管理、學校精細化管理及班會課程化、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與班級管理、班級活動創新與文化建設等,提供可借鑒的優秀案例和方向引領。 骨干教師及全員培訓。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名師引領。學習名師一是請名師傳經送寶,二 要外出觀摩名師課堂,更主要的是,研讀名師的成功教例,學習他們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學藝術,并在自己的教學中嘗試運用,在充分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對照名師反思自我,借鑒名師建構自我,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風格。 名校結對工程,高位引領發展 為進一步提高我區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我區實施與名校結對工程,高位引領區域教育發展。 針對高中幫扶——與北京四中結對。培訓原則:針對性原則,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求與發展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教學中現實的和未來的問題;實效性原則,避免形式主義與空洞說教,緊密結合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以“問題”為中心,著眼于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管理;系統性原則,以學校整體發展為本,注重培訓的系統性,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針對小學對口幫扶——與北京史家小學結對。2013年暑期,我區與北京史家小學舉行對口幫扶簽約儀式,拉開了少數民族鄉村小學教師公益培訓的帷幕。培訓組織者本著“短時間、高強度、大格局、小細節、多角度、全方位”的原則,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嚴格管理,培訓效果顯著。與其他教師培訓活動明顯不同的是,“史家培訓”除了專業課程以外,每天晚上都請一位社會名流或商界精英,與學員分享他們的“智慧人生”、“創業人生”、“藝術人生”!笆芳遗嘤枴鼻娜桓淖冎鴧⒂柦處,他們已然成為松山區小學教育一支充滿活力的生力軍,培訓中習得的“和諧教育”理念強力影響著松山教育的發展,“和諧課堂”、“和諧育人”、“和諧發展”,已成為松山區小學教育工作者的目標和追求。 聚焦校本教研,強化專業引領 課堂是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真實發生的場所,是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當前,聚焦課堂,已 成為我區教研工作者的共同訴求,他們深入課堂進行實證研究,同時引領校長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引導校長更加關注課堂,切實提高校長實施課堂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的能力,充分發揮校長一線教學指導作用,促進課堂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學習課程標準,深度把握教材。課標解讀是關鍵環節,也是我們的薄弱環節。從2001年秋季開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在課改初期人們重視的是教學方式的改革,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教師“教什么”比“怎 么教”更為重要!伴_車最怕路不熟”,“教學最怕課標教材不熟”,課改前后教師主導作用變的是什么,不變的是什么?變的是教學方式,由過去的“先教后練”改為現在的“先學后教”;不變的是教師對課程標準、對教材的把握程度。教師應該是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活地圖”,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導航儀”,如果連教師本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都不熟悉,不管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都是表面化的改革,都沒有真正引領學生深入到教材的內部,也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引導教師深入學習和把握課程標準和教材,教育局要求全體教師參與說課標說教材的活動,以此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 深化教學改革,開展課堂建模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說:“離開模式什么都是‘浮云’。這個時期或者未來時期,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取決于學校有沒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課堂,有沒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課堂教學模式!笨梢哉f:課改進入深水區,改到深處是模式。一個學校有統一的教學模式是學校教學成熟的標志,一個教師有成功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個人教學風格成熟的標志。為此,我區開展了課堂教學建模啟動暨培訓研討會,提出課堂教學建模的目標、任務,要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做好全區課堂教學建模的統籌安排,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會上指出課堂教學模式的統籌保障在教育行政部門,策略的研究在教研部門,組織實施在學校,具體執行在教師。目前,我區各校積極開展課堂建模研究,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特征研究,構建和諧、優質、高效課堂,體現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大部分學校課堂教學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我區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是有力的推動和促進。 強化城鄉幫扶,推進教師隊伍均衡發展 近年來,我區在城鄉學校、強弱學校和不同規模學校之間,實行結對互助、資源共享、捆綁考核等機制,促進教育的均衡優質發展。2013年我區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合理調整城鄉幫扶對象,根據學校類別、師資情況、管理者水平分別確定幫扶重點內容,作出了具體的量化要求,將幫扶工作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評估細則》,加大監察力度,積極推進教師隊伍均衡發展。鼓勵城區管理人員、骨干教師輪流到薄弱學校支教,定期把城區學校優秀管理者及教師派到農村學校支教,選派農村中青年教師到城區學校定期培訓,鼓勵有一技之長的教師跨校任課。這一舉措有效地促進了城鄉教師隊伍的均衡發展。 與此同時,我區從2013年起還以“潛心讀書、豐富內涵、促進發展”為主題開展讀書活動。要求教師不滿足于一般的閱讀,同時試著把閱讀體會與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接起來,思考、提升。讀書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另外,還引導每一位教師都關注自己的學術發展,進入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研究,多本國家級刊物大量發表我區師生的典型經驗、教學設計、思考感悟等,教師們在教育教學研究中快速成長。 兩年多來,我們抓住機遇,積極探索,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師資隊伍建設為突破口,探索出了獨具特色的師資培養機制,強有力地提升了區域教育的核心競爭力。(作者:付秀輝,系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教育局局長) 《中國民族教育》2015年第三期 ![]() |
- 提升高等職業教學質量 需用績效管理來“武裝”2016-11-08
- 提升高職教學質量 需用績效管理“武裝”2016-11-08
- 全國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監測報告(摘要)2016-04-08
- 步宏:完善獎勵激勵機制 保障教學質量2016-01-07
- 光明論壇:同濟構建全方位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2015-12-28
- 貴州銅仁:敞開每間教室的大門提高教學質量2015-12-23
- 河北經貿大學:重獎教師不看論文看教學質量2015-10-29
- 取消教學質量獎 多做教育均衡事2015-10-27
- 天天讓學生提前到校就能提高教學質量?2015-09-18
- 教學研究薄弱成為提高教學質量難點201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