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在沙漠綠洲生根發芽
www.tracyaward.com 2015年07月28日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雜志第四期
布威阿依謝姆 阿卜杜賽麥提和丈夫、兒子在一起 庫爾班江 攝
編者的話
2014年,鳳凰周刊第505期刊登的封面報道《一個維吾爾人的家庭史:庫爾班江一家的“開放年代”》引發社會強烈反響。該報道通過一個傳統的新疆和田維吾爾族家庭30多年來在和田、內地的經歷與感受,試圖令讀者更多地了解維吾爾族人的經歷和內心。據采寫該報道的記者張弛在后續刊登的采訪手記中轉述,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疆干部大會上長時間引用該報道中的幾個故事,并說新疆問題很復雜,不是單一措施可以解決的。 細讀之下,庫爾班江一家的故事的確令人難以忘懷。尤其是自上世紀80年代起,庫爾班江的父親做玉石生意,開始走出新疆,頻繁進出內地。獨特的經歷和開闊的視野改變了他對教育、民族、宗教等重大問題的觀念,亦影響了4個子女此后的人生軌跡:大兒子,也就是故事的講述者庫爾班江在北京拍攝紀錄片,二女兒在和田做教師,三兒子在深圳做玉石生意,四兒子在深圳影樓工作。庫爾班江說:“父親(給我們)講的故事,幾乎都跟教育、知識、上學有關,幾乎沒聽他說過誰賺了多少錢、生意做到多大! 故事中,庫爾班江還提到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家里的3個男孩現在發展都不錯,但真正令父親感到自豪的還是在和田當漢語教師的妹妹!八蕾p我妹的一點是,她學到的東西是向外傳播的,可以影響很多人! 這個細節,真令民族教育工作者欣慰、自豪! 然而,庫爾班江故事里妹妹做漢語教師的經歷卻遠非一帆風順:誤解、非難有時也會與成就感接踵而來,頑固的習慣的力量又是那么難以突破…… 日前,本刊編輯通過庫爾班江輾轉聯系上了他的妹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兩兄妹用最質樸的方式,講述一個維吾爾族雙語教師在和田的真實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