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啟功教師獎”的象征意義
www.tracyaward.com 2015年07月28日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雜志
2015年5月,以北京師范大學已故學者啟功的名字命名的“啟功教師獎”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據報道,該獎項面向“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領域,獎勵長期堅守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并作出突出貢獻的杰出教師”,旨在“匯聚社會各方力量共同為基礎教育均衡發展與師資隊伍建設作出貢獻”。同時,獎勵金額實在醒目——50萬元。不管對于城市教師還是鄉村教師,這都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期待的評選活動。其評選標準、評選過程、評選結果等,都值得關注和期待。然而,如果關注和期待僅局限于這些方面,可能不算讀懂“啟功教師獎”的深意和價值。關于這個獎項,更值得關注和期待的是,是否有更多的人就此關心和關注鄉村教師,是否有更多的社會力量支持和支援鄉村教育。 過去,鄉村教育幾乎被邊緣化,甚至成為“被遺忘的角落”。鄉村教師的堅守和堅忍,改變著鄉村孩子的人生,改變著鄉村孩子家庭的命運,卻很難改變自己的窘態。 具有“鄉村教師情懷”的契訶夫曾經對高爾基說:“倘若我有很多錢,我要在這兒給那些生病的鄉村小學教員設立一所療養院!彼f得激憤時,提高了聲音,“一個被人請來教育人民的人只拿一點兒少得可憐的錢,這太荒謬了!” 契訶夫的聲音從19世紀傳播到了21世紀,從俄國傳遞到了我國,這是最具“鄉村教師情懷”的好聲音。在我國,具有“鄉村教師情懷”的契訶夫并不鮮見,民間力量常常演繹著援助鄉村教育的故事,給鄉村教育注入了活力,給鄉村教師捎去了希望?墒,這些社會力量還略顯單薄,畢竟“農村那么大”,民間力量還那么小。 對于鄉村教育、鄉村教師來說,民間力量不是一汪“遠水”,而是一池“近水”。水來源于大地,反哺于大地,這是規律,也是境界。我們期待更多的民間力量具有契訶夫的“鄉村教師情懷”,用溫情的目光關注鄉村教師,用具體的行動支援鄉村教育。 對于社會來說,“啟功教師獎”便是一個極好的示范。因為“啟功教師獎”評選委員會已經在行動,用具體的行動支持和支援鄉村教育、鄉村教師。北京師范大學成立了18支志愿服務調研隊,近百名師生將深入艱苦地區,收集堅守教學一線30年以上優秀教師的基本素材,挖掘他們教書育人、奉獻教育的感人故事……調研隊還將與入選教師所在學校搭建長期幫扶互助平臺、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撰寫中國農村教師系列調查報告、中國基層教育政策咨詢報告等,持續支持鄉村教師職業提升與鄉村教育發展。這些行動的意義和作用遠遠大于給每位“啟功教師獎”獲獎者獎勵50萬元。這才是最溫情的關心和關注,這才是最有力的支持和支援。 客觀地講,大多數鄉村教師可能無緣“啟功教師獎”,獎項的最終評選也只是掛一漏萬。畢竟,每一個鄉村教師都是真實的存在。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中國教育的未來。但是,我們不能低估“啟功教師獎”的意義和價值,受其影響,中國鄉村教育的生態及鄉村教師的生存環境一定會有所改善,鄉村教師發展的平臺一定會搭建得更加堅實。 。ㄗ髡呦抵袊逃龍罂纭捌压⒃u論”獨立評論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