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學校管理流程重構
www.tracyaward.com 2015年07月29日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雜志第三期
一位校長對我說:“最近上級來學校檢查我的聽課筆記,我很愧疚,但又很無奈,因為我從早到晚都在忙碌,但就是沒有多少時間走進教室,真正用來研究教學和教學改革!边@恐怕不是一位校長的個別感受,教師也有類似感受。有的老師說:“現在的學校管理和教學改革不斷有新提法、新招數,結果總是在提出新要求、聽取新匯報、進行新總結、接受新檢查,如果換一位新的領導,則又開始新一輪加碼。學校工作永遠是加法,永遠疲于應付! 在各級領導簡政放權的聲音中,學校的自主環境并未真正寬松,自主精神并未真正加強。部分地區存在的這種教育生態以及由此萌生的校長和教師的職業倦怠,應該給予足夠關注。只是一般性地談簡政放權,已經難以改變現有的管理思維。緩解現有管理方式帶來的困擾,必須有實實在在的體制、制度和措施變革來保證。因此,重新審視現有的管理流程,并且下決心進行流程重構,就成為當務之急。 教育管理部門為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管理機構增設之多,管理人員增加之多,成為當前產生教育管理問題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其他行政部門從各自職責出發對教育部門管理進行介入,使得對學校的多頭領導成為常態,造成學校常處于被動與困惑的狀態。 要進行機構精簡。要統計有多少管理學校的部門,其中教育管理部門包括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共有多少人,另有多少人是從學校借調的,總管理人員數與一線的人數比是多少。然后認真分析可以精簡合并的機構、部門與人員數。 要擺正政校關系。即明確政府應當管什么,不管就是失職,多管就是越權。同時明確學校不許做什么,做了就是違法違規,除此以外都在允許之列。不過,這并不容易,因為這不僅牽扯到傳統管理慣性的改變,也牽扯到既得權力甚至利益的調整。要重構管理流程。傳統管理常常是讓基層服務于管理者,現在應當多為基層想一想。要切實精簡會議,最好規定會議日,無特殊情況不得在會議日外隨意召開會議,并且盡可能開電視或電話會議。要建立統一的評價體系。要找出不必要的管理環節,果斷將其革除。要明確有限責任,F在學校幾乎處于承擔無限責任的狀態,一有事故,無論出事原因,常常歸咎于學校,首先是校長。當然,學校特別是校長應當努力維護學校的正常秩序,加強安全教育,建立各種事故的防范預案。但應當明確責任邊界,事故發生后,應當依法處理,學校和校長也應當在依法辦學的過程中學會依法維權。 對學校管理流程的重構,必將引導學校內部管理的流程再造,這樣,使教師能將主要精力真正用于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