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先重點發展到加快發展
www.tracyaward.com 2016年02月01日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雜志
從優先重點發展到加快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綜述 最低零下19度,大風卷著積雪,和著飄落的雪花,刮起陣陣“白毛風”。寒冷的天氣,仍然沒有擋住內蒙古治區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在錫林郭勒盟召開的腳步。 來自全區14個盟市的主管教育的盟市長、教育局局長、統戰部負責人、民委負責人及部分民族中小學校校長、全區53所高等院校的負責人齊聚錫林郭勒參會。自治區教育廳廳長侯元在講話中明確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九屆十四次全委會的要求,總結交流全區民族教育工作經驗,研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全區民族教育的重點工作。作為代表,錫林郭勒盟、鄂爾多斯市、赤峰市、通遼市、內蒙古財經大學、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負責人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白向群出席會議并講話。 “十二五”:有新成就 作為貫徹落實全國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在“十二五”即將收關,“十三五”隆重開啟的時刻召開的全區民族教育工作會議,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總結“十二五”期間民族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值得總經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 作為此次會議的東道主,錫林郭勒盟全面展示了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及職業技術教育的民族教育體系,同時也展示出了民族教育的水平和特色。這個總人口104萬,蒙古族人口占30%的地區,民族教育工作任務分突出。他們的經驗是始終把民族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完善民族教育優先重點發展并適度超前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包括了政策先行,落實好各級政府關于民族工作和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的各項政策;健全完善了民族教育的資金保障體系,從2015年起,財政每年至少安排民族教育發展資金1億元,用于基礎教育質量三年行動計劃。今年起,全盟民族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將提高50%,還設立用于民族教育的專項資金;近十年來,累計設入民族學生的助學資金達到了11.3億元;對民族學生的就業也格外重視,特別是對高校畢業的蒙語授課畢業生就業出臺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促進他們的就業。 如今,在該盟民族類寄宿制小學校中,家長可以不定期地來校與學生同吃同住。這是該盟在優化牧區學校布局的同時,推出的一項關愛學生的行動。由于該地區地廣人稀,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使更多的農牧民子女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從合理布局規劃的角度,牧區學校和教學點全部調整到了旗所在地或建制鎮,并在辦學條件和師資隊伍建設上加大投入。該盟職業學院如今已經成為該地區的教育名片,成為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5所民族中等職業學校也為當地農牧業培養了許多技術型人才。 錫林郭勒盟的民族教育發展,是全區民族教育發展一個縮影。就“十二五”期間全區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自治區教育廳廳長侯元以“新成就”來概括。這些新成就體現在七個方面,一是全區的民族教育體系不斷完善,二是民族教育頂層設計不斷強化,三是民族團結教育深入開展,四是雙語教育工作穩步推進,五是民族教育師資水平整體提升,六是民族教育經費投入持續加大,七是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基本形成。 七個方面中,每一個方面其中都體現了許多實實在在的亮點。 ——“十二五”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加快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對民族教育工作做出系統規劃部署!秲让晒抛灾螀^民族教育條例》(草案)已進入立法審議程序。組織實施了“民族教育發展水平提升工程”“民族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特培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等重大工程、人才計劃。 ——每年9月,組織“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系列活動。以“熱愛內蒙古、建設內蒙古、獻身內蒙古”為主題,積極推動民族團結教育常態化。 ——目前,蒙古族學生中接受雙語教學的比例,在學前教育階段為41.26%,在中小學階段為34.29%;高等教育階段占61.86%。 ——民族中小學、幼兒園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和高校少數民族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比例均高于全區平均水平。 ——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民族教育各類專項資助(不含基礎建設)由“十一五”時期的12億元,提高到“十二五”時期的20億元。 ——在規范和減少高考加分后,繼續保留對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考生實行加分錄取政策,對蒙漢雙語授課學生單列計劃、單獨劃線。在自治區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等招聘時,單獨劃出15%的比例定向招錄雙語授課畢業生;對招用雙語授課畢業生的非公組織,按照用人數給予用人單位3年的崗位補貼。 新成就的取得,是由于自治區區委和政府對民族教育“優先發展,重點發展”的工作方針引導的結果。 這些成就取得,到底留下一些什么樣的經驗呢?侯元廳長將這些經驗歸結于“五個堅持”: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把握中央關于民族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始終把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貫穿于民族教育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民族教育正確發展方向;二是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推進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各民族學生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切實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必須堅持“優先重點”發展方針,始終把發展民族教育作為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素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將民族教育融入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大局中統籌推進。四是必須堅持在傳授知識、提高技能、保障就業的同時,大力加強民族優秀文化傳承創新、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五是必須堅持內涵發展,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各民族優秀人才,不斷提升各級各類民族教育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高校:不可缺少的力量 參加此次會議的53所全區等高學校,集中顯示了全區高等教育在民族人才培養中的強大力量。 內蒙古財經大學以“創新民族人才培養模式,開創民族財經教育新局”為題,代表高等學校在會上作了發言。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財經類高校之一,也作為全區唯一一所本科類高校,學校在民族財經人財的培養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完善了民族教育招生、培養、就業(創業)三位一體的聯動機制,在蒙古語授課學生修讀雙學士學位和應用類專業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學校從1981年開始招收蒙語授課學生。經過30年的建設,到目前,蒙古語授課專業已經達到26個,覆蓋了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六大學科門類,學生數占到了在校生數的29.3%。學校從2006級本科學生開始,在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資產評估、英語、法學、工商管理等七個本科專業開設蒙漢雙語雙學士學位,累計培養了雙學位學生10188人。學校結合全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求,拓展蒙漢雙語授課專業,增加蒙漢雙語雙學士學位專業覆蓋面,目前,已經從2006年的7個本科專業,增加到了11個。目前,學校蒙古語授課的26個本科專業,基本都能滿足蒙漢雙語雙學士學位教學。尤其是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一些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超過了自治區蒙古語授課本科一批控制線的100分以上。而民族學生的就業率多年保持在80%以上,培養了一大批民族類人才。 內蒙古民族大學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創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多年來一直堅持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雙重任務,不斷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結構,成了培養高層次少數民族人才、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的重要基地。學校通過建設高水平民族教育學科和民族高等師資隊伍,通過蒙語授課教育、蒙漢雙語授課教育、民族預增教育、各專業直接招收高中階段蒙授生等多種方式,培養蒙漢兼通的少數民族高素質人才。 所有高等學校,針對民族地區的實際,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式與模式上作出了自己的探索,都體現出了民族地區獨有的特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民族人才。 “十三五”:加快發展 農牧區學前教育資源匱乏,少數民族幼兒就近入民族幼兒園比較難;優秀教師資源短缺,旗(區)級民族教育師資力量仍然薄弱;民族職業高中,生源危機,學校很難辦下去;牧區學校高度集中,孩子從小離開父母,缺少親情教育和有效引導,對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諸多問題和困難;民族教育專業數量較少,專業建設有待加強;蒙古語授課教師短缺…… 會上,許多地區和學校也拋出了民族教育發展中還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有賴于“十三五”期間去一一化解。 對于下一步民族教育發展的思路,作為會上發言的地區之一,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曹郅琛從幾個主面進行了思考。一是深入實施“立德強能”工程,提高依法促進民族教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切實增加民族教育的投入。三是創新師資培養,爭取面向民族類學校的免費師范生名額,采取蒙古語授課畢業生到師范類院校委托培養等辦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探索民族類學校校長及教師的長效培訓。不只是該市,各盟市也都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與想法。 面對全區的民族教育工作,侯元廳長提出了“加快發展”的要求。他說,“十三五”是國家和自治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也是推進教育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全區的民族教育工作要實現“加快發展”。他提出,要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把服務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作為重要導向;提高少數民族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傳承和繁榮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實施自治區“8337”戰略,為打造祖國北疆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亮麗風景線作出應有貢獻。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全區民族教育要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夯實思想基礎,大力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深化綜合改革,三是推進民族教育協調發展,四是強化激勵導向,提升民族教育師資水平,五是抓好政策落實,強化民族教育保障能力。他表示,加快發展需要營造發展的新環境,要科學謀劃民族教育“十三五”發展藍圖,提高依法治教的水平,同時要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更要維護好和諧穩定的社會大環境。 《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16年第一期 ![]() |
-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發展:練好民族教育“內”功2016-12-06
- 遵循黨的宗旨履行好民族教育工作政治責任2016-11-08
- 廣西:到2020年小學到高中民族班學生將超8萬人2016-05-24
- 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民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督2016-05-04
- 內蒙古將加快發展學前、義務教育階段民族教育2016-05-04
- 全國青少年民族團結教育研究中心落戶中央民大2016-03-22
- 四川:政策“套餐”補強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2016-03-20
- 內蒙古:堅持依法治教扎實推進民族教育改革發展2016-03-17
- 內蒙古:提出將建立民族團結教育常態化機制2016-02-20
- 打造優質特色民族教育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