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超: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長
www.tracyaward.com 2015年08月27日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15年第2期
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校西藏班教師葛超在西藏給學生授課 仿佛就在昨天,但時光已匆匆滑過多年。粗粗算來,我在內地西藏班已工作了10個年頭。記得剛調入西藏班工作時,一位有著多年班主任工作經歷的老師握著我的手,笑著說:“歡迎你加入24365部隊!碑敃r,我有些愕然,后來才慢慢體會到:“2-4-3-6-5”,這樣一組簡單的數字,卻蘊藏著西藏班班主任的工作內涵——24 小時相守,365 天相護。10年來,我帶了三屆畢業生,同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長…… 多年來與西藏班孩子朝夕相處,我對他們的了解不可謂不深刻,也越來越喜歡他們的可愛、質樸和純真。當我看著他們由剛入校時的懵懂、好奇和羞澀,逐漸變得自信、陽光和睿智時,我的內心充滿了喜悅、激動和自豪。每年6月的離別,對我和孩子們來說,是那樣的不舍。但讓我欣慰的是:遠離家鄉和親人的他們,把上?闯闪说诙枢l,把我們西藏班的老師稱為“阿爸、阿媽”。這樣的時刻,我們又是那么的幸福。 這些孩子十一二歲便離開雪域高原,帶著親人的期望,千里迢迢來到內地求學。環境的不適應、新型的師生關系、接踵而至的學習壓力、家庭教育弱化所帶來的暫時性親情缺失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用父母之愛、師長之情去呵護他們,關懷他們,做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陪護者和父母之愛缺失的補充者。 已記不清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和孩子們一起奮斗、拼搏,體驗成功的快樂,品嘗失敗的苦澀,它像一部感人的電影承載著我們太多的記憶…… 思緒回到我初做班主任的那段時光,新生報到前,我下功夫記住了達瓦群培、扎西央宗這些有點拗口的名字;疖囌窘有律翘,看到十多歲的孩子,我熟練地喊著他們的名字,像迎接親人到來一樣迎接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我除了要關心他們的學習,還要關心衣食冷暖和喜怒哀樂,關注他們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細節。每天我數遍往返于教室、宿舍、食堂、醫務室之間,與學生朝夕相伴,形影不離。有的學生不會鋪床,我手把手去教;有的學生不會洗衣服,我親自示范。這些年來,我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次幫學生去市內買生活必需品、買藥、洗照片、給學生手機充話費等。有一次,我在學生周記里看到了這樣一段文字:阿爸,請允許我這樣稱呼您,您雖然沒有給予我生命,但您在上海這個“家”里一直盡著阿爸的責任,看著您疲憊的身影和日漸增多的白發,我們真的好心痛,也好幸福,謝謝您,親愛的阿爸! 那是我從教以來第一次流淚,至今記憶猶新。 最難忘的經歷發生在 2013 年6月5日,我和同事們在海拔 4000 米的日喀則地區小學負責學生復習送考的工作,這是我工作 10年來第三次來到這里。我們都對高原環境很不適應,有的老師深度缺氧,徹夜不眠,而我因為強烈的紫外線照射開始皮膚過敏,兩只手臂上都布滿了大小不一的腫塊,輕輕一碰就是錐心的痛。一開始我只是吃藥,但補課馬上就要開始了,只能去醫院打吊針或吸氧,以便有體力給孩子們作最后的沖刺,有好幾次我都是直接拔了針管就去上課。學校的教室雖大但桌椅擁擠、殘舊,墻面斑駁,斜倚在墻上的木質小黑板,書寫起來連前排的學生也不容易看清。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學生,以“這里是夢想起飛的地方”、“在這間教室備考的孩子全都創造了中考的輝煌”來激勵學生。由于有了前兩次進藏的經驗,我上課時特地戴了“小蜜蜂”擴音器,但“小蜜蜂”好像也產生了高原反應,整堂課 90分鐘,我要扯著喉嚨才能確保所有的學生能聽得到,一用力氣,就覺得心慌氣短,一堂課下來背上的衣服全是濕的。每天布置的作業第二天都要批改完,沒有辦公室,我們要捧著幾十本作業在賓館和學校走幾個來回。趁著課間休息,我找了幾個作業中問題較多的學生談心。令我欣慰的是,回西藏后,孩子們好像都長大了,特別能體會老師的辛苦。當我叮囑他們中午到賓館來補習時,他們全都提前了半個多小時,并且聽得特別認真。等他們走后,我疲憊地站起來,揉揉發酸的眼睛,忽然發現了桌旁的水果籃上有一張紙條:“老師,您辛苦了,天氣干燥,您的嘴唇都裂了,嘗一下我們家鄉的水果解解渴吧!甭淇钍牵骸澳畈皇⌒牡膶W生!边@一刻,所有的不適反應和疲憊都被這濃濃的感動沖散了,還有什么比這時的我更幸福呢? 從教西藏班以來,得到的榮譽不少,可相比這些,我更愿意做一個辛苦并快樂幸福著的“孩子王”。感動著記憶中的感動,追求著理想中的追求,雖然注定奉獻與回報不成正比,路上少不了質疑與嘲笑,但那又怎樣?就算我無法把孩子們都變成一顆顆參天大樹,也要盡我所能讓他們的成長之路變得更加精彩! 點評 他是學生成長岔口的守候 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校校長 査正和 葛超老師,是一位溫文爾雅、潤物無聲的老師,一位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的老師。無論是對在校的學生,還是對已畢業的學生,他都是一盞指路的明燈。 他,忠誠、敬業:從事民族教育十年如一日,在啟迪孩子們智慧、培養孩子們技能的同時,還以父親般的寬厚、母親般的慈愛,關注孩子們的情感、陶冶孩子們的情操,春風化雨,在孩子們的幼小心田播撒下愛的種子。 他勤奮、睿智。他任班主任的班級,在學校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上多次摘金奪銀,在學年評比中多次獲得學校優秀班集體等榮譽稱號。他任教的班級,學生在返藏參加中考時成績多次位列全國第一。 他質樸、謙遜。他克服困難兩次臨危受命,擔當西藏班班主任,所帶的2009屆畢業班多項成績刷新學校紀錄。他以身作則,在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下堅持學習,正在撰寫的碩士學位論文聚焦內地西藏班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研究。 他把有限的時光投入到無限的援藏教育中,是所有孩子心中的好“阿爸”。有學生的地方,就有他關愛的目光。 ![]() |
-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召開內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會議的通2016-05-04
- 劉慕霞:我就是邊疆孩子的親人2015-08-27
- 楊智:放不下學生對我的信賴2015-08-27
- 崔光紅:把學生當成獨一無二的風景2015-08-27
- 用心用情 播撒大愛2015-08-27
- “代理家長”:孩子,讓我牽你的手2015-08-27
- 李旭東 : 多年師生成兄弟2015-08-27
- 達斌:靜聽心花綻放2015-08-26
- 他們,因愛而生——無私奉獻的內地民族班教師群像2015-08-10
- 內地民族班管理工作視頻會召開 魯昕出席并講話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