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關系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論述,關系到國家繁榮穩定和民族團結進步等全局性問題,意義重大而深遠。在2021年3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
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就是彼此成就。在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學校(如今成為一校五部的教育集團),彼此成就這顆種子早已在師生心中深深埋下。2000年新課改,面對全新的學習方式和教材變...
2022年4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薄皩W習任務群”的提出,代表著課程內容組織與實...
內地中職西藏班學生大都十五六歲,均來自農牧民家庭。絕大部分學生首次遠離家鄉,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來到內地職高后,學生對專業認識不夠深入,缺少學習目標、動力和職業規劃。針對上...
截至2022年7月,“雙減”政策已實施一周年。這一重大政策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還存在哪些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又將如何鞏固提升政策執行效果?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進行很好的總結和反思。 ...
民族團結進步是全國各族人民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事業的前提。教育所承擔的責任就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新時代厚植青少年的愛國情懷...
青少年的學業負擔始終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近年來,隨著我國義務教育綜合改革逐漸步入深水區,作業治理問題已然成為青少年學業負擔的關鍵要因,義務教育學校全面治理作業問題迫在眉...
從2001年開始,成都西北中學實驗學校(即成都市第43中學,下同)走過了從“教本”“生本”到“學本”的課堂改革之路。2016年,學校全面實施“學本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全程建設現代課堂...
閱讀對少年兒童核心素養的提升和終身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如何利用“雙減”契機,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是我們需要重視的課題。根據文獻調研和對西藏、新疆、湘西等民族地區教師的訪談,目...
一路走來,一份份榮譽和成果記錄著他想方設法節約的一滴滴水和增加的一粒粒糧,也勾畫著這位被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學生愛戴和贊譽,被甘肅石羊河旱區農民稱贊和期盼的康老師。 他叫康...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racyaward.com All Rights Reserved.